三 角 點 |
1、 三角點之含意: 三角點就是繪地形圖的『三角測量基點』測量學名稱,依據畢氏定律, 用以距算距離 、面積、高度、方向基樁,測量人員分別選取單一的測量點,點與點之間必須相互清楚可見,經打樁後連成三角網,測量各點方位角, 再測定點 與點之間的直線距離(邊長),根據邊長計算座標,決定多點平面位置,再測量各點海拔高度,這就是三角測量,天文測量、三角測量、水準測量,稱為基準點測 量,作為繪製地圖之基準各點位置, 2、 三角點之等級: 三角點依邊長的不同,分為一等、二等、三等、 四等;一等三角點取平均邊長為 40 公里,另約 20 至 25 公里之間有一等三角點補點,二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 8 公里,三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 4 公里,四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 2 公里,這其中四等三角點又稱為圖根點,圖根點有「山」 字圖根 點,也就是土地調查專為測量標高,所設置的測量基點,亦稱森林三角點;最早是日據時期所立,現由內政部地政司及聯勤測量署負責實施重測。 3、 三角點等級之辨識: 三角點的截面積,浮出地面石柱:一等三角點 17 公分寬、高度 79 公分,二等三角點 14 公分、三等三角點 14 公分寬、高度 60 公分,四等 三角點寬 12 公分 高 46 公分;盤石:一等 45 公分寬、高度 20 公分,二等 30 公分高度 18 公分,三等 30 公分寬、高度 15 公分,四等三角點無盤石,基石頂面正中 央都刻需細 而深「+」字形記號,基石 南側面刻有 「☆」等三角點字樣,方位向著南方、有編號的基石面向北方,除一等和四等未編列號碼外,二等三角點號碼則用阿拉伯數字 橫刻; 三等三角點最早期設立的是以 漢字直刻四千號 之號碼,晚期測設的,即四千號以後者,後來改用阿拉伯數字 橫刻, 此外亦有刻上埋設機關及年月等。 4、 何謂圖根點: 圖根點亦稱四等三角點,此乃屬直接施 測物位 者, 奇差誤以 不見於圖為限,為提高精確度供多目標之應用,設立單位早期有總督府、礦務局、 拓產局 、土地調查局等,圖根點另有省府補點,內補、 陸補、海補 ,後來補植有聯勤、林務局;基點另有水準點、衛星控制點及地政 測量銅標 、銅片等測量基樁。 5 、 標石設置 概況: 在林地內展望良好的山頂 埋設標石 ,三角點埋設於地面,需穩固而保持永久不移,所以 標石大部份採 石質堅硬不易風化的花崗岩製成,後期使用觀音石設置,少數有用陽明石、青石、士林石、水泥樁、不繡鋼、 銅標 、銅片 等, 標石分 盤石與柱石,盤石埋於地下,柱石立磐石底座上浮出地面。設置單位: A 、陸地三角點(簡稱陸測點),係前「日本陸地測量部」所設置; B 、地籍三角測量點(簡稱三角點),係前「台灣總督府臨時土地調查局」所設置;、 C 森林三角點,係前「台灣總督府 殖 產局山林課」所設置。 6、 測量依據: 地圖投影 採用橫麥卡 脫投影, 經差二度 分帶,中央經線121度,以內政部民國69年檢測之台灣地區三角點成果表,記載之座標為施測及計算為依據, 台灣地區三角測量始於民國三年,至民國十年已具規模,聯勤軍方陸地測量系統,係以南投埔里虎子山的一等天文點為原點,另為地政、水利、及農林等機關測量, 皆係由台中市中山公園內之 89 號的三角點原點起算,縱 橫坐標均為零起 算,用平面直角座標法推展;高度以基隆平均海水面 0 公尺起算,用圖形交會或精密導線方法測量,有水平角觀測、垂直角觀測,距離、導線及高程精度測量,民國 59 年為 統一改算之 依據,民國 65 年政府為配合像片 基本測製及 地籍之精度,由內政部地政司及聯勤測量署負責重測, 69 年編印之台灣地區三角點成果表,記載之坐標為施測及計算之依據。 7、 水準點 : 在一般地形圖 上均以 「△」「×」標示出三角點的位置,而△型中央黑點就是實地三角 點標石 上「+」字記號的三叉點; 測量 高度 基準即 水 準測量,而埋設 之標石稱為 水準點,區別 其標石是 頂端中央為一凸起之半圓球,而非 凹 入之「+」字,且大都沿著公路旁附近埋設。 8、 標石實況 圖表: |
等級 | 柱石寬度 | 柱石高度 | 盤石寬度 | 盤石高度 |
一等標石 | 17 公分 | 79 公分 | 45 公分 | 20 公分 |
二等標石 | 14 公分 | 60 公分 | 30 公分 | 18 公分 |
三等標石 | 14 公分 | 60 公分 | 30 公分 | 15 公分 |
四等標石 | 12 公分 | 46 公分 | 無 | 無 |